根据学校的法治建设经验,本校日常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类型包括行政事务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肖像权名誉权风险、合同风险等,具体风险点及处置办法如下:
核心法律风险类型 |
具体风险点 |
处置办法 |
|
行政事务风险 |
招生及学籍学位授予 |
(1)相关行政事务处理程序合法合规性; (2)学生及教职工投诉、申诉及回复流程的合法合规性。 |
(1)完善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并做好规章制度公示及宣传解释工作; (2)加强学校学生事务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合法性建设。 |
对教职工、学生的处分处理 |
|||
教师职称评选、绩效分配 |
|||
知识产权风险 |
著作权许可及著作权转让 |
(1)学校法人或个人职务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 (2)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的合法合规性; (3)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后的舆情处理机制等。 |
(1)完善学校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强对学校及所属单位签订的知识产权合同的审核和管理; (2)建立完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价制度。 (3)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 |
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学校商标、校名及校徽 |
|||
网络教学知识产权归属 |
|||
肖像及名誉权风险 |
肖像权侵权风险 |
校内活动、教学及相关作品所涉及到的对他人肖像权使用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对他人名誉权侵权导致的纠纷及舆论处理等。 |
(1)加强教职工法律风险意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防止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 (2)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意公布相关人员信息,不侵犯相关人员的隐私,保护相关人员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不受侵犯; (3)学校日常活动中,相关演出作品应当保证内容符合事实,不损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且要确保得到肖像权人的授权许可,不侵犯他人肖像权。 |
名誉权侵权风险 |
|||
合同管理风险 |
采购合同 |
(1)招投标流程合规性; (2)合同权利义务、费用及付款、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的约定; (3)合同审批、签署流程的合规性及风险控制效果等; (4)相关合同与法律法规的衔接; (5)发生合同纠纷时的处理机制等。 |
(1)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法律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学校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尽可能地规避合同中会出现的法律风险; (2)以国家相关法律为依据,制定学校所适用的合同范本并广泛推行; (3)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合同管理机制,加大学校合同管理执行与监管力度,规范合同管理各环节。 |
基建合同 |
|||
知识产权相关合同 |
|||
合作办学 |
|||
租赁合同 |
|||
教职工劳动合同 |
|||
人身侵害风险 |
故意伤害 |
(1)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性; (2)安防系统的完善; (3)发生人身侵害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机制,包括对教职工人员的心理疏导等。 |
(1)加强校园物防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安防系统建设,重视食品安全; (2)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开展经常性、针对性实战演练。 (3)选聘教职工过程中,充分背调,注意其是否患有不适合担任教职的疾病(如精神病、传染病等),是否曾因刑事犯罪或侵害他人身体受过法律追究。 (4)深入推进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校园安全、心理健康等课程与资源建设。 |
意外事故 |
|||
自伤行为 |
|||
设施设备问题致损 |
|||
刑事风险 |
个人职务犯罪 |
(1)部分教职工或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实施犯罪的预防和处理; (2)学校对待刑事犯罪相关人员的惩罚措施与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妥善衔接。 |
(1)建立相应的刑事犯罪防范机制,加强对学校日常事务的监督,尽可能避免刑事法律风险;建立完善问责处理机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加强师生法制观念建设。防止出现教师教学过程的暴力行为及学生的施暴行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升级为重大人身伤害性质的刑事犯罪;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及财政信息公开,提升校内监督水平,加大学校职务犯罪的惩罚力度和准确度,全面预防、遏制职务犯罪。 |
个人一般犯罪 |
|||
单位犯罪 |
|||
涉外风险 |
涉外人员管理 |
(1)对涉外人员相关事宜的管理; (2)涉外信息的保密工作; (3)中外合作办学运行。 |
(1)细化本单位的涉外保密管理制度。 (2)加强因公出国(境)保密管理、国(境)外人才及设备引进保密管理及国际合作项目保密管理,注意把涉密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的项目纳入涉密项目管理体系进行规范。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不放松内部管控,并加强对参与涉密项目的国(境)外人员及设备的管理。 (3)细化合作协议中中外合作办学者的权责,同时扩大监管主体,赋予受教育者、相关的社会组织等主体以评价、监督的权利。 |
保密管理 |
|||
合作办学 |
下一条:成都医学院合同签署授权人信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