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信司法杯”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在学术交流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得到了四川中信司法鉴定中心的大力支持。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余小平、副院长潘克俭,四川中信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郑州静、朱大地,9位企业代表、投资人,5位校内评审专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参加论坛的各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团队成员等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内容包括“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学术论文论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展示三个部分,其中,“互联网+”大赛报名项目数、学生发表SCI论文数、成果展板数均创历史新高,师生参与人数近4000人次。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掀起了广大成医学子“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的勇气与担当。全校共计749个项目、3000余名学生参与校赛申报,经过学院推荐、专家网络评审等环节,进入校赛金银铜奖争夺的60个项目分为3个分会场,进行两轮路演PK。经过由企业代表、投资人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综合审定,《细胞专家飞欧尔》等10个项目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大学生创新学术论文论坛在51篇我校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论文中择优遴选了18篇论文进行专场学术汇报交流。通过校内专家审核评定,黄媛等10位同学的论文荣获“十佳学术论文”奖;基础医学院梁楠等9位老师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展共展出41个项目成果,师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最终评选出《便携式监护仪》等“十佳创新成果展板”。
余小平在开幕式上强调,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国家的战略、成医的行动。成都医学院致力于“思想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始终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动摇,坚持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不动摇,改革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平台整合建设、课程整合等系列改革,形成了具有医学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师生们能积极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带来的机遇,“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主动作为,共同探索,使创新的价值在成医的发展中充分彰显,大放异彩。

闭幕式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项目负责人代表盛子依同学和“十佳学术论文”作者代表陈刚显同学分别进行了项目路演和论文交流报告,指导教师代表、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并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的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李静怡老师作了经验交流。随后,教务处处长邓峰美、四川中信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朱大地、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军政、副院长潘克俭为获奖师生颁奖。
潘克俭在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青年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有生力量,而指导老师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导航。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刻苦奋斗,上下求索,并驾齐驱;希望老师们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致力于“思想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希望相关工作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赵静 供稿)
【四川中信司法鉴定中心简介】
四川中信司法鉴定中心成立于2010年7月,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花牌坊街168号花都财富大厦七楼,是四川省司法厅批准注册的司法鉴定机构,目前共有七大类司法鉴定项目通过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CMA认证),连续多年获得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能力验证“满意”结果。
本中心现有办公业务用房1600平方米,拥有标准规范的法医物证实验室、法医临床检查室、法医病理工作室、法医毒物检验室、文书痕迹检测实验室、电子数据和车辆检测等实验室和PCR扩增仪、ABI3100基因测序仪、生物显微镜、高清扫描仪、高清文检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和设施。
本中心现有华西、成都中医大等高等学府数十余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团队,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鉴定人员22名,专业司法鉴定人56名。经省司法厅核准的鉴定项目有: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法医物证司法鉴定、痕迹司法鉴定(含文物艺术品司法鉴定)、微量物证司法鉴定、文书司法鉴定、机动车司法鉴定等项目。
联系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花牌坊街168号花都财富大厦7楼
联系电话:028-87679921,18180786701